

投稿邮箱 | OA办公系统 | 返回主页
【概要描述】胸椎结核主要治疗手段为抗结核药物结合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主要的手术入路有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前后联合入路及微创入路。
【概要描述】胸椎结核主要治疗手段为抗结核药物结合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主要的手术入路有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前后联合入路及微创入路。
2019年5月31日14:20,我院骨外一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62岁的王某。他因胸椎结核倍受折磨2个多月了,半个月前卧床不起,成为截瘫病人。
患者慕名找到我院骨外一科王子健教授(骨外一科主任),通过了解病史、查体、辅助检查(胸椎核磁如下文图一)后,王子健为患者明确诊断:胸椎结核伴截瘫(T4-T5)。患者因结核造成胸椎后凸畸形严重,呈驼背状,胸椎3-5节段压痛明显,叩击痛阳性,腰部肌力减弱,双下肢肌力0级。
根据以往的胸椎结核手术治疗术式以前路病灶切除植骨融合脊柱内固定术为主,但是前路手术显露范围较大,造成的创伤大,术中出血多,因此风险性较高,极易造成气胸、胸部感染以及结核扩散等术后并发症。经前方入路行椎间植骨融合时易导致植骨块吸收或脱落,可能加重后凸畸形,多个椎体受累或后凸畸形严重时前方入路手术内固定不牢固,易造成内固定松动、断裂,只能行短节段固定,导致后凸畸形矫正不佳等。
因此,王子健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决定采用经后路腰椎结核病灶切除椎管减压椎间钛笼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经后路360 椎管减压蛋壳技术)治疗患者。后入路经椎弓根途径行结核病灶清除,易行脊髓神经充分减压。椎间钛笼植骨融合,更能提高前、中、后柱的稳定性。椎弓根钉固定维持三维矫形和长期脊柱稳定,降低了手术和内植物相关并发症,疗效确切。
患者通过后入路治疗术中出血量仅为400ml,手术切口约15cm,大大缩小了手术创伤,术后患者双下肢肌力逐渐增强,如图所示:
患者目前术后2周,切口愈合良好,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能下地扶物站立,驼背现象减轻,在骨外一科王子健的指导下,患者从截瘫逐渐走向康复的道路。
近年来,脊椎结核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而胸椎结核已上升为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一位。胸椎结核主要治疗手段为抗结核药物结合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主要的手术入路有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前后联合入路及微创入路。
骨外一科 李冬冬 郑科文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住院部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通乡路5号 电话:0453-6582800
一分院(眼病中心)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太平路1号 电话:0453-6224739 6221913
二分院(康复中心)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向阳街44号 电话:0453-6527066 6523581
版权所有©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黑ICP备1700559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哈尔滨